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71节 (第1/2页)
这个山头的地形挑得特别好,站在这里往下一看,谁来了都能看的着。要是能有望远镜,那就更好了,看得清清楚楚。 她想了想说:“你知道怎么养猪吗?” 贺松柏点点头,“之前养猪场的猪倌,我留了两个下来。” 赵兰香说道:“我也知道你们农民,多半都是会养猪的,不过这养一头猪跟养很多头不太一样。” 如果猪饲料配得好,科学地养猪,理论上三个月出一栏猪是没问题的,不过实际却是三到四个月出一栏猪。但眼下她来到乡下后,发现这边的人养猪是一年出一栏的,从年头养到年尾,养得通体肥膘,一只近两百斤。 如果做养猪场,一年才出一栏猪,那得穷死。 贺松柏听了对象的话,眼神不由地发深。 “听起来你有想法,指教指教我吧。” 赵兰香连忙摆摆手,“哪里谈得上指教。” 她肩并肩地跟贺松柏漫步在林间,她边走边说:“我以前在学校常听老师说说什么事都讲究个方法,马克思也提倡方法论。隔壁二大队的队长不就是经常捣鼓点农业科普书来看,用科学的法子来种田吗?” “养猪也是一样的,要科学养猪,不能胡乱地养,我给你找找这样地书,你……要看吗?” 贺松柏闻言,深邃的眉眼舒展,眉梢微微挑起,骤然一亮。 他连连点头:“要看,要看!” 他忍不住赞扬和欣赏这个女人,有胆有谋,眼界也宽阔,跟他阿婆一样。 贺松柏由衷地替自己结交到这么好的对象而感到自豪,他的对象就是不一样。 他愿意听她的话,甚至迫不及待地找一找养猪的书。 贺松柏的文化,全都是阿婆靠着记性一点点地教来的,正规的课本是没有的,阿婆想到啥就教他点啥。 他对书籍充满了复杂的情绪,书,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既是陌生,又是无用,但他是知识分子的后人,骨血里融入了祖辈对知识的渴望和向往。他觉得他理应该是个知识分子,然而实际却是一个平凡的农民。 贺松柏捏了捏对象微微发凉的手指,温声道:“我让李忠给我找找,你看好吗?” 赵兰香看了这个男人又激动又老实的模样,他跟昏了头似的笨拙地问着她问题,不免忍俊不禁,“当然好啊,他的路子可比你广多了。” “这种书可能不太好找,我让朋友帮我留意一下。” 眼下科普类的书可不像未来那样遍地开花,钻进书店一找一大把。这年头的特色就是红宝书、五花八门的主席语录、马列思想。整个市连书店都少,要认真找本实干的书还真不太容易。尤其是n市这种落后的地方。 贺松柏的心跟熔浆似的,滚滚地冒着泡。 他该知道自己总得把养猪这件事分享跟她听的,告诉了她之后,他就能有个说话的人了。现在这种两个人一块商量、出谋划策的感觉真好! 让他觉得再累,也总有人支持着他,凡事都有计较也有商量。 李忠那个不识字的大老憨,跟他算个数都算不太清,贺松柏几乎可以想象跟他讲科学养猪就跟对牛弹琴。 贺松柏忍不住脑壳疼,不由地想起几个月前顾工孜孜不倦地同他分享岩石成分、土方工程,竟然还能津津有味地聊好几轮。真不愧是为人师表的人! 贺松柏怕狗剩他们不会养猪,特意请了以前养猪的猪倌师傅出山,好歹带着他们一段时间,让他们上上手。 好在李忠索性也不太管怎么养猪的事,把这件事一股脑地交给几个猪倌。他的潜意识里大概是觉得猪那么健壮的玩意儿,顿顿喂饱不就好了,哪里来那么多琐屑事! 农村人养猪一气胡乱养也不是养得头头肥膘,哪里来这么多讲究。 作者有话要说: * 小剧场: 香香:怎么不唱好哥哥好妹妹? 柏哥:那是我们这里的男人讨婆娘用的,听了就要当他婆娘了。 我唱了,你给我当婆娘么? 香香:“………” 脸红不说话~ * 《今夜想起你》 ——邓丽君 月亮那样美丽 月亮不是你 照在我的身边 没有你的情意 你曾给过我欢乐 给过我甜蜜 时光一去不再回来 留下无限回忆 谁知道谁知道今夜你在哪里 谁知道今夜我在那里 看见月亮 叫我想起 想起你的情意 1976年的歌,找了很久,还挺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