咪咕公版·两晋南北朝史_第三节 隋并梁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三节 隋并梁陈 (第3/3页)

舟楫,就上流众军,臣以死奉卫。”后主信之,敕忠出部分。忠辞云:“臣处分讫,即当奉迎。”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,久望不至。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冈降韩禽虎。仍引禽虎经朱雀航趣宫城。自南掖门入。台城遂陷。后主闻兵至,自投于井。及夜,为隋军所执。丙戌,晋王广入据京城。三月,己巳,后主与王公、百司,发自建业,入于长安。隋仁寿四年,十一月,薨于洛阳。隋师之至也,宗室王侯在都者百余人。后主恐其为变,乃并召入,令屯朝堂,使豫章王叔英(宣帝第三子。)总督之,而又阴为之备。及六军败绩,相率出降。因从后主入关。至长安,隋文帝并配于陇西及河西诸州,各给田业以处之。大业二年,炀帝以后主第六女女婤为贵人,绝爱幸,因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,随才叙用,由是并为守宰,遍于天下焉。(《陈书·世祖九王传》。)
  隋师之济江也,荆州刺史宜黄侯慧纪率将士三万,船舰千余,沿江而下,欲趣台城。遣南康大守吕肃将兵据巫峡,(《南史·慧纪传》。案巫峡恐系西陵峡之误。)杨素击之。肃力战,久之乃败。慧纪至汉口,为隋秦王俊所拒,不得进。闻肃败,尽烧公安之储,(公安,见第十三章第八节,时为荆州治。)伪引兵东下。时晋熙王叔文自湘州还朝,因推为盟主,而叔文已请降于隋矣。水军都督周罗,与郢州刺史荀法尚守江夏。(见第三章第四节,时为郢州治。)晋王广遣使以慧纪子正业来谕。又使樊猛喻罗。上流城戍悉解甲。慧纪及巴州刺史毕宝(巴州,治巴陵,今湖南岳阳县。)乃恸哭俱降。罗亦降。王世积以舟师自蕲水趣九江。与陈将纪瑱战于蕲口,(蕲水入江之口。)破之。建业平,世积乃移书告谕。陈江州司马黄偲弃城走。南川守将并诣世积降。杨素兵下荆门,(山名,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,与江北岸虎牙山相对。)别遣庞晖略地,南至湘州。刺史岳阳王叔慎,(宣帝第十六子。)与助防遂兴侯正理诈降,缚晖斩之。招合士众,数日之中,兵至五千人。衡阳大守樊通,(衡阳,见第五章第七节。)武州刺史邬居业(武州今湖南常德县。)皆请赴难。隋遣薛胄为湘州刺史,闻庞晖死,请益兵。隋遣行军总管刘仁恩救之。未至,薛胄兵次鹅羊山,(未详。)叔慎遣正理及樊通等拒之。战,自旦至于日是,隋兵迭息迭战,正理兵少不敌,于是大败。胄乘胜入城,禽叔慎。时邬居业来赴,刘仁恩亦至。战,居业又败。仁恩虏叔慎、正理、居业及其党与十余人,秦王斩之汉口。叔慎时年十八。初后主除王勇为东衡州刺史,(《南史》作王猛,云本名勇。清子。清为新野、东阳二郡大守,文帝攻杜龛,龛告难于清,清引兵援之。欧阳頠初同清,中更改异,杀清而归陈武帝。猛终文帝世,不听音乐,疏食布衣,以丧礼自处,宣帝立,乃求位。见《王淮之传》。)领始兴内史,与广州刺史陈方庆共取马靖,(事见第十三章第八节。)祯明二年,徙镇广州。未之镇,而隋师济江。勇遣高州刺史戴智烈迎方庆,欲令承制,总督征讨诸军事。是时隋行军总管韦洸帅兵度岭,宣文帝敕云:“若岭南平定,留勇与丰州刺史郑万顷且依旧职。”(丰州,见第十三章第八节。)方庆闻之,恐勇卖己,乃率兵以拒智烈。智烈与战,败之。斩方庆于广州,虏其妻子。勇又令其将王仲宣、曾孝武迎西衡州刺史衡阳王伯信。(文帝第七子。)伯信惧,奔清远。(汉县,梁置郡,今广东清远县。)孝武追杀之。时韦洸兵已上岭。郑万顷初居周,深被隋文帝知遇,(万顷随司马消难奔陈。)乃率州兵拒勇,遣使由间道降于隋军。而陈将徐憕,以南康拒守,(南康,见第七章第五节。)韦洸至岭下,逡巡不敢进。初高凉洗氏,(高凉,高州治,见第十三章第三节。)世为南越首领。罗州刺史冯融,(治石龙郡,在今广东化县东北。)为其子高凉大守宝聘其女为妻。融本北燕苗裔。大父业,以三百人浮海归宋,留于新会。(宋郡,今广东新会县。)自业及融,三世为守牧。他乡羁旅,号令不行。夫人诚约本宗,使从民礼。自此政令有序,人莫敢违。李迁仕据大皋口,遣召宝,夫人止宝勿往,而自袭破其将杜迁虏,与陈武帝会于灨石。(事见第十三章第三节。)及宝卒,岭表大乱,夫人怀集百越,新州晏然。欧阳纥反,夫人发兵拒境,帅百越迎章昭达。时夫人子仆为石龙大守,诏册夫人为石龙大夫人。至德中,仆卒。陈亡,岭南未有所附,数郡共奉夫人,号为圣母,保境安民。晋王广遣陈后主遗夫人书,谕以国亡,令其归化。夫人遣其孙魂迎韦洸入广州。王勇计无所出,乃降。萧、萧岩拥兵拒守。隋行军总管宇文述讨之。燕荣以舟师自海至。陈永新侯君范,自晋陵奔。(晋陵,见第四章第三节。)战败,彼执。岩、君范降。送长安斩之。南方悉平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